
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计划——明伦公益智能AI守护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
- 项目类型:为老服务
“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计划——明伦公益智能AI守护项目”,通过“科技+公益”模式,为全国60岁及以上环卫工人、护理员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智能化养老服务。
项目为老年人配备搭载AI助手的智能手表,集成便民守护、亲情守护、健康守护、外出守护四大守护功能。同时,项目建立社区智能化服务网络,整合可穿戴设备、门禁系统等数据资源,形成多方联动的普惠帮扶机制。并通过智能手机培训、心理疏导及防诈宣传,构建起“居家—社区—医院”三级医养服务体系,依托实时健康数据跟踪,打造“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健康管理模式。
项目前期已在北京、陕西、吉林、新疆等地开展,受益人群3000人左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的安全问题。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2024年度支出300万元,主要服务于北京地区。 2025年度支出300万元,以北京地区为主开展活动。 后续每年最少支出300万元,立足北京,面向全国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受益地区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西藏自治区; (二)乡村振兴重点地区; (三)北京、东三省地区(政策导向地区); (四)其他援助地区。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明慈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后期将撬动更多单位及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项目需求
特殊困难老人群体、55岁以上的环卫工人和养老护理人员等
目前已在北京、吉林、陕西、新疆等地开展,项目直接受益人2500人,间接受益人5000人,带动各地配套资金约30万元。
项目目标
一、建立特殊人群的智能服务系统
基于民政部养老机构服务数据,建立基础服务联系数据,为特殊老年群提供便利。(养老通)
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智能AI守护手表配备
1、便民守护:呼叫社区(村)养老驿站、社工中心、等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容、预约养老餐外送、社区采购,水暖电缴费等服务、预约居家清洁、居家护理服务、电话预约社区医院等;
2、亲情守护:在线视频、家人沟通、亲友沟通、亲友圈等功能、亲属摄像头;
3、健康守护、异常警报:心电图、血压监测、运动提醒、长时间不动提醒、在线医生问诊、用药提醒等;
4、外出守护:路径导航、定位服务、紧急呼叫(一键救助)。
三、开展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志愿服务活动
智能手机使用课程、心理辅导、防诈骗知识讲解、特殊天气志愿服务等社区或单位开展服务工作。
四、建立智能化普惠性帮扶网络机制
建立或并入社区智能化服务数据库,形成社区养老智能化网络服务体系,实现手机、可穿戴设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信息数据化整合。
五、建立居家----社区---社区医院联动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倡导居家生活的居民与社区医院建立实时跟踪医护沟通渠道,通过智能AI系统连接社区医院,社区医院通过实时数据跟踪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
项目成效
无
项目管理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8亿,其中超过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让老年人在家中安享晚年,如何用科技填补“养老不离家”的服务鸿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特殊群体老年人关爱和帮扶工作,促进解决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明伦智能AI守护计划”应运而生。项目致力于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困难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在全国开展帮扶工作。
项目开展要求一是要做的实;二是要有一定规模;三是巧选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四是要符合现代慈善观念;五是杜绝各类风险。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项目设计中希望能以养老护理人员和环卫工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也包括特殊困难群体。
环卫工人和养老护理员这些社会地位低、收入低、年龄又普遍较大的人群(一般都在50岁以上)能够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因此,选择了价格合适、又具有代表性的智能AI健康守护手表服务系统作为服务内容,通过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健康支撑和服务,希望他们能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也希望他们能够安心环卫和养老服务,实现我们替党和政府解难的目标。
项目实施计划
为推动特殊群体老年人关爱和帮扶工作,促进解决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由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明伦智能AI守护计划”。该项目致力于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困难老年人的智慧养老服务,在全国开展帮扶工作。
一、项目执行
(一)项目启动: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筹备召开项目启动仪式,邀请相关领导、单位、受助人代表、媒体出席。
(二)项目首期执行地区,面向北京市55岁以上环卫工人和护理员。计划捐赠金额300万元,覆盖人数2500-3000人(两年服务+设备800元/人)开展项目捐赠工作(2年健康跟踪保障工作),8000-10000人次课时的培训工作。后续每年根据政策情况确定项目地点服务人群,每年计划捐赠2500-3000人次。根据项目地点招募志愿者开展讲课或部分入户捐赠工作。
(三)合作机构招募与整合: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项目公函,动员各地老基会、政府部门、街道(村委会)、社区社工站、困扶、社区医院等作为合作机构,增加项目合作单位、整合资源推动项目落地。
二、项目推广与传播
(一)项目启动会推广由部委、中央级媒体宣发相关信息。
(二)穿戴设备定制专属标签标注:明伦-智能AI守护计划
(三)培训课程显著标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明伦-智能AI守护计划支持系列课程
(四)地方开展项目由各地媒体宣发
(五)网络传播-各网络媒体宣发、配合明伦公益基金会开展相关网络传播。
(六)制作项目宣传物料,在开展项目捐赠和志愿服务时面向社会宣发,适当时候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工作分工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负责项目设立、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审核、政府及各地往来函件沟通、公开募捐备案等工作。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项目设立、资金募集、志愿服务、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监督、捐赠人参与项目实施等工作。
北京明慈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项目设计、项目统筹执行(设计申请表格程序等)、项目管理、项目资料汇总、协调项目审计、评估等过程服务工作。
该项目计划由项目所在地以单位(政府部门、医疗单位、社区、社会组织评估3A以上社会组织)名义申请,覆盖当地人群50人以上可申请,受益地区相关单位申请,本项目不接受个人申请。项目资料一式三份分别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北京明慈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保存。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执行团队为: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明慈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
各单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项目的对接、沟通、协调、实施、总结。
各单位的秘书长或负责人为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整体负责。
邀请民政部、市民政局及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业指导、规划、监督实施。
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团队负责志愿服务。
项目年度预算
序号 活动内容 单价(元) 数量 金额(元) 备注
1 穿戴设备及服务 800 2500 2000000 每人每年服务费400元,两年800元服务费,设备为赠送
2 志愿服务 50 10000 500000 培训授课活动,人均50元标准(明伦志愿者参与)
3 媒体传播 1000 20 20000
4 启动会 50000 50000 半天活动,北京举办
5 宣传品册制作 50000 宣传品及物料、项目介绍、使用手册及防诈骗知识
6 评估及监督 80000
7 项目执行费用 90000 按照项目3%收取负责统筹执行项目
8 管理费用 210000 按总金额7%计算
合计 3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