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带徒”医疗精准帮扶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
-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项目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模式,组织首都三甲医院专家赴欠发达地区开展技术带教、义诊及设备捐赠。近一年覆盖6县区,培训基层医生60名,建立师徒关系60对,捐赠医疗物资百万余元,建立远程心电工作站,服务群众超1600人次。希望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提升基层医疗诊疗能力,让偏远地区的群众足不出户,能获得平等的专家医疗诊断服务。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50万元-200万元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项目实施地区为医疗水平较弱的县市区。 已实施区域: 2023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连城县、长汀县、古田镇; 2024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市、喀什市、柯坪县; 2025年: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牟定县。
项目合作单位
项目过往合作单位: 云南省楚雄州政府、元谋县政府、牟定县政府、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新疆喀什县政府、阿克苏市政府。
项目需求
2023年项目成效:
直接受益:基层医生27人(福建省27人)
间接受益:群众200人(连城县、长汀县义诊200人)
2024年项目成效:
直接受益:基层医生50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3人)
间接受益:群众900人(柯坪县义诊300人、 岳湖县钢花村600人咨询服务)。
2025年项目成效:
直接受益:建立专家工作站,受益基层医生10人(云南省牟定县5人、元谋县5人)
间接受益:群众700人(云南省义诊楚雄州500人次、元谋县200人次、牟定200人次)。
项目目标
总目标:3年培育100名基层医疗骨干,惠及3万乡村居民。
分目标:
1. 数量:年度结对师徒≥20对,捐赠设备≥100万元;
2. 质量:学员技术达标率90%(考核认证);
3. 效益:在3县建立远程诊疗中心或专家工作站(如柯坪县心电监测中心)。
项目成效
2023年-2024年间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2019-2020年间,基金会“双心健康工程”项目连续两年获得政府购买服务。
委托方: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
项目规模:资金10万元
项目内容:项目关注街道社工居民的心脏健康及心理健康,通过健康科普、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大家关注、预防心脏疾病,守护心理健康。
项目管理
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持续关注偏远困境地区群众医疗所需。项目组于2023年、2024年去往新疆阿克苏、喀什地区、福建龙岩市进行实地调研,去往当地医院、存在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调研了县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村民。总结出基础卫生组织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基层医疗人才短缺(如柯坪县每万人仅1.2名医生)、医生技术薄弱(90%未接受三甲医院系统培训);归纳出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最迫切的需求:医技教学(85%医生渴望师承)与设备支持(70%卫生院缺基础诊疗设备)。
为此,北京市屈正爱心基金会发起“师带徒”医疗精准帮扶项目,定点帮扶偏远县乡镇地区的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让偏远地区的群众足不出户,能获得平等的专家医疗诊断服务。
项目实施计划
一、项目实施计划(2025年7月后)
预计每年度去往中国中西部地区,拓展项目帮扶点1-3个,完成结对师徒20对以上,义诊惠及300位以上居民,
二、项目管理机制
责任主体:
基金办公室:审核申请、调度物资。
专家团队:按学科分组带教。
质量控制:
师徒每月1次远程病例讨论。
每站活动后提交《帮扶日志》。
进度监管:
基金会每季度审议执行报告。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核心团队:
专职8人(项目管理/医学协调)、专家志愿者50人(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
分工:
- 医疗组:师徒带教/义诊(专家志愿者);
- 运营组:物资调度/宣传(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工作人员、医联党委支部各基金会工作人员);
- 学术组:科研培训/远程指导。
项目年度预算
2025年预算共26万元
- 耗材费:6万(义诊药品/检测试剂、教学用品费用)
- 培训费:8万(专家差旅费/专家培训志愿者补贴/教材印制)
- 活动费:12万(义诊、走访、师带徒培训、诊疗中心建设等费用)
“师带徒”医疗精准帮扶项目为基金会自由项目,有专项资金支持。超过10万元的资金由机构自有项目资金支持。